1988年至今,海安共有11批310人次教師前往云南寧蒗支教,為當地培養了1萬多名大中專學生——
向著光,成為光
團隊簡介
海安市寧蒗支教教師群體,是海安市赴云南省寧蒗縣支教的教師隊伍。從1988年至今,共有11批310人次前往寧蒗,在全國開創了“引進建制群體、發揮整體效應”的支教模式。2019年寧蒗縣被國務院認定為“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”。
該群體獲評“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”“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”“全國最美教師團隊”“江蘇時代楷模”“江蘇省第五屆精神文明建設新人新事先進典型”“江蘇民族團結最美人物”“江蘇好人”“2019江蘇教師年度人物”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20多項。近年來,反映海安支教教師事跡的電影《海安舅舅》、電視劇《八千里路》、話劇《又見桃花雨》等感動了無數人。
■本報記者 王艷芳
“蔣柏森老師,您還記得我嗎?還記得您給我說的‘1個點’的故事嗎?”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新營盤鄉,駐村干部楊東林對著鏡頭說出了他對恩師的感念。他的背后,是成片的蘋果樹,掛滿枝頭的蘋果,映紅了楊東林的臉。基層工作8年,如今他所包干的村子,果農年收益40萬以上的有5家,10萬以上的有738家,鄉村面貌得到了較大改變。
從1988年至今,海安共有11批310人次教師前往寧蒗,為當地培養了1萬多名大中專學生,在全國開創了東西部教育合作先河,成功走出了“扶貧必扶智,治貧先治愚”的支教扶貧之路。蔣柏森是支教教師之一,楊東林則是1萬多名大中專學生中的一個。當年,楊東林做題時“錯了一個點”,蔣柏森告訴他,失之毫厘,謬以千里,“有時候,一個點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”。從此,楊東林謹記在心,堅持做一個“有用的點”。
據不完全統計,寧蒗現有公務員和事業編人員7000多人,其中有近一半是海安教師的學生,更多學生成為各個領域的中堅,以“一點之力”推動寧蒗如期實現脫貧目標。
寧蒗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中部、麗江市東北部、川滇交界處,俗稱“小涼山”,轄區內有彝、漢、摩梭等12個民族,共26萬人。1984年,寧蒗有127人考取中專、21人考取大專,無一人考取本科。1986年,寧蒗被國務院列為首批治理的特級貧困縣。
治窮先治愚。1987年8月,時任寧蒗縣委書記的阿蘇大嶺來到海安等地考察,高質量的海安教育讓他眼前一亮。經協商,寧蒗決定整體引進海安教育機制,并面向海安群體引進教師辦一所學校——“寧海中學”,正式開啟了“寧海之約”。
第二年,35名海安教師拖家帶口來到這個封閉的縣城。泥石流,缺水,海拔高,沸點低,飯煮不熟,語言不通……一位年輕教師在日記中寫道:“十幾個人擠一間房……抬頭是層層疊疊的山,低頭是泥濘一片。只想家,想家。可最終還是想到了此行的責任。”
相對于惡劣的生活條件,寧蒗學生的學習狀況更讓他們難以接受。在開學初的摸底考試中,初二、初三4個班的平均成績語文46分、數學22分、英語28分。很多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,上課抽煙,不服管教,這讓每一位支教教師感到肩上的擔子格外沉重。
“我們要把寧海中學打造成這里最好的學校!”帶著這樣的目標,海安支教教師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各種困難,默默耕耘。
1989年,寧海中學創辦后的第一次中考,均分、升學率全縣第一的成績讓學校一炮打響,并帶來“鲇魚效應”。當地教育工作者坐不住了,他們有的推進改革,改變落后面貌;有的重新招聘校長,重展治校方略;有的組成“突擊隊”,重點帶好畢業班……全縣各校紛紛自加壓力,學習、借鑒、效仿寧海中學的成功經驗,形成了教學研爭先創優、你追我趕的濃厚氛圍。“小涼山”沸騰了。自此,寧蒗教育系統“好戲連臺”。
跟隨教育和地區發展的步伐,1993年海安抽調骨干強化寧蒗民族中學高中部辦學力量,2006年開啟“訂單式”職業技能培訓合作模式,2016年集中力量開辦“海安班”……36年,從基礎教育拓展到職業教育再到其他領域,“寧海之約”已發展成為卓有成效的“寧海模式”,形成了“寧海效應”。
為了培養永遠帶不走的師資,海安教師變“輸血”為“造血”,啟動“青藍工程”,由海安教師與本地教師結成幫扶小組。如今,“青藍工程”已為寧蒗培養出數百名優秀教師,成為當地基礎教育的骨干力量。
彝族青年李學高是海安教師凌開明的學生。從云南師范大學畢業后,他回到寧蒗民族中學,擔任高中政治教師。“青藍工程”啟動后,他和凌開明結對。在恩師的傳幫帶下,他迅速成長,先后擔任校團委副書記、德育處主任、學校副校長,現為學校校長,是全縣有名的政治教師。
走出大山,是每個寧蒗孩子的心愿。而學成歸來,幫助更多寧蒗人追逐夢想,是海安教師教給他們更珍貴的一堂課。寧蒗民族中學2007屆畢業生沙鵬蓮如今是寧蒗疾控中心主任,主要負責艾滋病防治工作。在她心中,海安教師就像一束光,讓曾經家境貧困的她意識到,自己也值得擁有更美好的未來。“十余年防艾工作,很苦很累,但每當我想到海安老師的愛心和他們的奉獻精神,我就不覺得苦了,我要將這份愛傳承下去。”沙鵬蓮熱淚盈眶。向著光,成為光,一批批“金鳳凰”飛出去,又飛回來,為寧蒗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。
36年來,海安教師的務實、堅毅、包容、博愛,贏得了寧蒗人民的尊敬和愛戴。時任寧蒗縣委書記阿蘇大嶺在全縣教育大會上動情地說:“我們寧蒗人,最尊貴的是舅舅,海安老師就是我們寧蒗各族人民的舅舅!”從“江蘇佬”到“海安舅舅”,稱呼的轉變,是一批批海安老師用汗水、心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。
“帶著父親來支教”的朱朝書老師,父親去世也沒落下一節課;前后5次支教的丁愛軍、蔣蓉夫婦,將自己在寧蒗的宿舍改造成了貧困學生的家,經常為學生“開小灶”;田寶山老師把快要輟學的普米族孩子盧玉明接回家里,包吃包住;周政老師連夜摸到被父母逼婚停學的彝族姑娘劉代金家,送上了802元師生捐款,并苦苦說服家長讓孩子完成學業……一批批海安支教教師充分詮釋了什么是“心有大我、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”“啟智潤心、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”和“樂教愛生、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”,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,為教育家精神寫下生動的注腳。
海安教師的辦學理念、工作精神、教育思想和方法,引發了“裂變效應”,催生了寧蒗教育乃至社會各方面的深層次變革,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。該縣財政收入從1988年的696萬元到2023年的3.28億元,增長了近46倍;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88年的197元到2023年的29516元,增長了近149倍。海安教師與寧蒗人民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,共同譜寫了一段蕩氣回腸的壯美詩篇。